在山西省的半山区,育有大量的名贵中草药,诸如柴胡、黄芪、生地等品种。得益于该地区的水利条件较差,各类中药材生长得更加旺盛。在这片美丽的乡村中,几乎每户人家都把土地用来种植中草药。
只需走进一片田野,你会惊讶地发现——尽是绿茵茵的中草药。而这种种植中草药的方式已经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主要来源之一。
1
随着中药材市场的不断拓展,一些有眼光的人把握住了机遇,开始涉足中药材收购加工业务。这些人眼光独到、对市场趋势有敏锐的洞察力,同时还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
在当地有一位李姓农民,年届中年,机智聪颖且通达市情。他开始从事药材的买卖,以此为生。最初几年,老李主要采购当地农民种植的柴胡、黄芪、丹参等常见中药材。
他的做法很普通,用较低的售价进行交易。迅速吸引了来自安徽等地的商人前来大肆收购。这种做法的优势在于避免了一旦所购中药材价格下跌而亏损的风险。然而,由于盈利幅度较低,老李赚取的利润并不算多。
2
经过数年的经商,老李累积了一点原始资金。凭借着这笔资本,他立志将自己的生意从小聚集发展成一个规模庞大且长期稳定的产业。相应的,中药材加工业引起了他的关注。
他想到了农民们在当地种植的大量中药材,这些中药材需要有人来收购并进行加工处理。通过对中药材的加工处理,不仅能够提高其附加值,而且还可以获得更多的加工费用。
因为此,老李购买了烘干、防毒、切片和分装等必备设备,并建造了与之相应的加工车间和烘干场地,开始了中药材收购和加工的生意。
现在,老李主要从事中药材的饮片加工业务,这是中药材的一个较为基础的加工方式。这些加工后的中药材产品主要供应给国内大型制药企业,随后由这些企业进行深度加工。
由于饮片加工业务的门槛并不算特别高,因此不同类型的加工手续都能够比较容易地申请获得。
3
老李从农民手中购买超过200多吨黄芪和40吨柴胡,以进行饮片加工。总收购价值高达450万元,但经过加工后,他卖给药厂将获得120多万元的利润。从经济效益上来看,这是相当可观的。
在老李的收购中,他一直以更高的价格回馈给农民,这也是他心向民生的表现。毕竟,他自己本身是个农民,深知种地的不易。
因此,在收购的过程中,他总是以实际行动支持着广大农民,并且备受农民的信任与尊重。
这些数字看起来让人眼前一亮,但想要真正实现,却非常困难。因为在采购中药材时,会有其他大公司竞争,很难压价,而老李开的价格又更高。即使是新鲜采摘的黄芪,刚从农民手中买回来,仍然含有湿气。
一旦收购完成,中药材还需要经过烘干、分级等多个环节,需要使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操作,否则无法保证饮片的质量,也无法以较高的价格销售。
4
为了降低公司的人力成本,同时保证采购到的中药材质量上乘,老李决定采取一种新的方式。他们让负责采购的弟弟开着一辆拖拉机进行运输,并亲自到现场检查每一批中药材的质量和等级,再确定收购价格。
在具体的收购过程中,老李还会亲自挑选最优质的中药材装车。
在一次收购现场,一个人称呼老李为“李老板”。老李微笑回应道:“你们看我的衣服,满是泥土,我看起来并不像个老板。”
尽管他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商人,但他保持了农民天真朴实的品质。